一周太阳能光热资讯(98~914)

 新闻资讯     |      2025-09-14 22:46:42    |      小编

  9月12日,由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太阳能热发电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光热联盟讲堂」 在线举办。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杨理理受邀进行了第一期《高温颗粒辐射特性测量》的讲座。她表示,太阳能光热技术是可再生能源利用的重要分支,而高温颗粒的辐射特性是连接太阳能和热能的桥梁,是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能量传输与转化的核心基础问题,其测量技术的突破对推动太阳能光热产业高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系统解析了辐射特性测量方法、仪器,以及高温颗粒辐射特性测量研究进展。

  8月14日,在由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主办,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可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上,九位来自产业链各环节的专家围绕金融、选址、选型、材料、产品、设计、安装、调试、运维等九个维度,以实战案例为支撑拆解降本增效路径, 明确“全产业链协同”是破局关键,共同锚定“十五五”期间度电成本(LCOE)降至0.4 元的目标。

  对话中,常州龙腾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俞科,兰州大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多进,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市场开发中心经理/高级工程师王小春,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总经理齐志鹏,山西沃锦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并盛化工)技术总监王洪国阐述了以创新啃下“产品技术端的成本硬骨头”;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公司副总经理阳东义,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能源工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徐灿君,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新能源工程公司市场开发部副主任兼项目经理黎建锋则从工程设计端的选址规划到运维优化出,论述用精细化管理挖潜“隐性成本”的路径。主持人——太阳能光热联盟原常务副理事长/“首航-西安交大”热化学储能技术联合研究中心理事长黄文博提出,可借助金融工具为项目“松绑减压”。

  太阳能光热联盟将组织走访上海锅炉厂、上海交大太阳能发电及制冷工程研究中心

  太阳能光热联盟定于9月14~15日组织对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和上海交大太阳能发电及制冷工程研究中心进行走访交流,诚邀相关成员单位共同参加。活动交流主题(包括但不限于):1. 分析我国太阳能热利用发展趋势;2. 探讨太阳能光热在高温发电、工业和建筑节能、供热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3. 探讨标准制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衔接机制;4. 探讨产学研联合推动太阳能热利用规模化应用路径等。

  9月8日,青海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关于格尔木3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建设用地的批复,同意将格尔木市乌图美仁乡的29.5961公顷国有未利用地转为国有建设用地,作为格尔木350MW塔式光热发电项目建设用地。

  9月6日15时,由太阳能光热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EPC总承包建设的中国能建哈密150兆瓦光热电站项目吸热器最后一片管屏顺利完成吊装,标志着吸热器安装工程顺利完成重要节点。

  为进一步检验和提高三峡哈密项目现场对突发重大电力故障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极端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高效地组织恢复供电,最大限度降低停电对安全生产和关键设备造成的风险,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华中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EPC联合体项目部于2025年9月4日上午在三峡能源新疆哈密100MW光热现场成功开展了“全厂失电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旨在检验业主单位、总包单位、调试单位、运行、检修、调度、安环、后勤等多个部门在极端工况下的协同能力,增强关键岗位人员的协同处置能力,以保障机组和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日前,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为大唐石城子1000MW“光热+光伏”一体化清洁能源示范项目100MW光热发电熔盐储罐EPC总承包工程量身研制的疏盐罐设备,已顺利产成发货,标志着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9月7日,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总承包,西北电建三公司参建,首航高科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聚光集热系统的新疆吐鲁番唐山海泰100MW塔式光热项目全系统投运发电,聚光集热系统、储换热系统、汽轮机设备及辅机系统全面投入带负荷运行,项目实现了“光热+光伏”一体化项目的联合运行发电。

  据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湖南火电建设有限公司报道,近日,西藏阿里项目化学制水系统一次性调试成功。本次调试的系统技术先进、设计严谨,构建了从水源到产水的完整处理链条,覆盖了从补给水管道起始至除盐水泵出口的全部核心设备与管路。工艺上采用“超滤+二级反渗透+EDI”的深度处理组合,并创新性地引入废水回收利用技术,在确保水质达标的同时,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彰显了绿色、节能的工程理念。产出的除盐水电导率低至0.060μs/cm,水质全面达标,项目建设攻克了项目建设又一关键里程碑,为后续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日前,通榆100MW熔盐塔式光热项目最后一座单体建筑——综合水泵房顺利封顶,标志着项目正式进入全新建设阶段,为即将启动的管路安装、设备安装、系统调试等关键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

  据央视新闻报道,由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全球首个超稠油开采塔式光热替代示范工程项目——重37塔式水工质高温光热项目在新疆克拉玛依市投产。该项目占地15万平方米,通过2.3万面高精度定日镜将太阳光反射至113米高的集热塔,产生305℃高温蒸汽注入油藏,实现零碳采油。项目年替代天然气近392万立方米,相当于2万户家庭一年用气量,不仅大幅降低能耗,更为我国稠油资源绿色开发提供领先技术支撑。该技术反射效率超95%,追踪精度达国际顶尖水平,有效推动油气行业低碳转型。

  西班牙EXERA ENERGÍA S.L.运维总监 Raúl Mendoza撰文表示,随着国内光热发电装机容量持续攀升,以及国家对“双碳”目标的坚定承诺,通过先进科技解决方案推动光热发电设施性能优化,成为中国产业发展必须迈出的关键一步。而在此过程中,应用太阳能光热联盟理事单位——西班牙EXERA ENERGÍA S.L.(简称:Exera)研发的尖端技术工具,或将成为推动中国光热电站运营与维护(O&M)工作实现突破的重要转折点。作为一家专注于光热发电设施运营与维护的企业,EXERA的DelfOS、TheIA、GymnOS以及发电量模型等技术工具,具备深刻变革中国光热电站管理模式的潜力,能为运维工作注入智能化、预测性与战略性的全新思路。

  √ 9月6日,新疆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超白浮法玻璃生产线项目施工现场百名工人正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该项目建设一条590t/d超白浮法玻璃生产线万平方米太阳能反射镜深加工生产线万吨/年石英砂提纯生产线日,内蒙古新源光热有限责任公司与河北光源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携手为鄂尔多斯空港物流园免费打造太阳能集热器应用场景示范点,以实际行动助力园区绿色转型。

  √ 9月9日,参加第十届重元素化学国际研讨会的国内外嘉宾,前往敦煌光电园区首航高科100兆瓦塔式熔盐光热电站开展实地参观,了解了敦煌市新能源领域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成果。

  √ 9月10日,在全球能源互联网项目宣介及投资对接会上,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公司以EPC总承包方式承建的摩洛哥努奥二期200兆瓦槽式光热电站项目荣获全球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十大引领工程”奖项。

  √ 近日,浙江大学发布2023-2024年度院级联合实验室考评结果,由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与杭州华源前线能源设备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规模化储热联合实验室,获“院级考评优秀”荣誉。

  √ 9月11~12日,新型电力系统下光伏、调度技术研究服务、新型电力系统下光热与煤电全面对标分析技术服务采购。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标可研报告、地形图测绘及地勘初勘编制服务。

  4. 阿拉善沙戈荒清洁能源外送基地项目(通过分析确定项目风电、光伏、火电、光热、储能等容量配比,总体规模约1600万千瓦以上 )

  9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算力电力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绿色、经济、安全、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业务场景赋能,在电力智能调控、能源资源智能勘探、新能源智能预测等方向取得突破,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在关键场景实现落地应用。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能源相关研发创新平台和复合人才培养基地,建成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持续引导“人工智能+”能源高效、健康、有序创新,为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方案指出,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打固态电池、重力储能、热储能、氢储能及其他创新技术示范应用。研究煤电机组与电化学储能、飞轮储能、热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联合运行,优化运行方式,提升调节能力。依托国家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国家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国家能源局研发创新平台、新型储能领域国家科技重大项目、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新型储能试点项目等,探索多技术混合式新型储能、长时储能等应用,并积极储备一批前沿新型储能技术。

  9月11日,中国人大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的报告》,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提到,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科学布局抽水蓄能、新型储能、光热发电。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支持绿电直连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加强基础研究,加大可控核聚变、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储能等前沿和颠覆性技术研发力度,推进碳汇、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究。

  9月8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青海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意见建议的公告。意见提出,存量项目:光热发电上网电量全额纳入机制电量范围;光热项目按照现行价格政策执行。在附件4《青海省电源侧容量补偿机制暂行办法》中提出统筹考虑电力系统建设时序、容量需求、工商业用户承受能力等因素,适时有序建立光热发电等市场化发电机组容量补偿机制。

  8月29日,国家能源局在会议强调,加快《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落地。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必须总体保持稳定的发展节奏和较快的发展速度,各地要尽快推动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抓紧组织机制电价竞价,稳定市场预期,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份/区域出台承接细则,其中蒙东、蒙西、新疆、上海、山东、甘肃、云南、湖北8地已下发正式文件;湖南、广东、海南、宁夏、山西、辽宁、重庆、贵州、黑龙江、安徽、陕西、浙江、北京、四川、江西、青海、河北发布了征求意见稿、过渡期文件或内部讨论稿,区域政策差异逐步清晰。尚有天津、吉林、江苏、福建、河南、西藏6省市尚未出台政策方案及细则。

  其中,9月11日,山东省国网新能源云公示了2025年度新能源机制电价竞价出清结果,其中光伏机制电价为0.225元/千瓦时、机制电量比例为80%,风电机制电价为0.319元/千瓦时,机制电量比例为70%。

  9月12日,中国新闻网记者探访位于新疆哈密的三峡能源哈密百万千瓦“光热+光伏”一体化综合能源示范项目,该项目采用“线性菲涅尔”光热技术。“线性菲涅尔”是最前沿的光热技术路线之一,与传统的塔式光热电站相比,相同装机容量下,成本更低、场地要求较低、建设周期更短、可靠性更高。

  初春,南非北开普省的茫茫戈壁滩生机勃勃、鲜花烂漫,其中最为耀眼的“花朵”是坐落在波斯特马斯堡以东30公里的南非红石100MW光热电站的“向阳花”。由41260面定日镜组成的“花瓣”,环抱着高达247.55米的“花蕊”——光塔,构成了面积达7公顷的巨型“向阳花”,照亮了中南绿色能源合作的光明未来。南非红石100MW光热电站项目由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承建,是南非首个,也是装机容量最大的熔盐储热发电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4月开工,2025年5月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